close

蔣經國由於糖尿病痼疾導致健康惡化,於113日下午過世時,李登輝並沒有見到彌留前強人的最後一面。為什麼不早點通知?李登輝非常懊惱。(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第48)

李登輝被引導到寢前鞠躬行禮時,又發現俞國華、郝柏村、沈昌煥、蔣孝勇都已在現場,而宋楚瑜、王家驊則在旁打點事宜。依中國文化禮俗,能隨侍在側必然是至親的人,被優先通知噩耗的人,表示了與死者生前的關係。如果蔣經國和宋楚瑜、王家華視「小圈圈」,那麼郝柏村、俞國華、沈昌煥、蔣孝勇則是「中圈圈」,李登輝則是「大圈圈」而已。

晚間八時八分,副總統李登輝在總統府大禮堂宣示,繼任第七任中華民國總統,由司法院長林洋港監誓。手中無一兵一卒的李登輝必須完全服膺「蔣規李隨」,以順利承接大統。他告訴當時的參謀總長─軍權在握的郝柏村,「經國先生的改革將繼續推動,軍中人事以安定為原則,請你多負點責」。

台灣的政權更迭,當時受到美國全力協助(50)。這一點和當時民間流傳,若非美國堅持由李登輝依憲法扶正,並壓制軍方蠢蠢欲動,李登輝將不可能順利繼任,不謀而合。

最諷刺的是,台灣的國家元首去逝訊息,日本在數分鐘之後即接獲消息,而美國則更早。台灣人民則比外國人(美、日)晚了四小時才知道國家操逢重大變故。

李登輝事後回想,「剛坐上總統位置,對於國家元首該做什麼是,實在不清楚,也根本站不穩,最好的辦法就是儘量觀察,不必急,也不能急,因此最初兩年,我完全沒做什麼事」。(52)

「最初兩年完全沒做什麼事」,由李登輝親口說出來,對照國民黨現任主席連戰及一部分立委,對阿扁總統一年的政績,甚至才上台數個月就不斷加以羞辱:「沒經驗」、「無能」……。在野黨的風度顯然是一種「逢扁必反」的心態。

全世界政黨輪替後,從就職演說開始,下台的在野黨主席就不斷對新政府辱罵的現象,唯有台灣的國民黨。如果現在仍是李登輝擔任主席,朝野所期待的「合作」,不論以何種方式,都可以在「李、陳」良好互動下迎刃而解。

目前已另組親民黨並自任黨主席的宋楚瑜,開始和李登輝發生緊密關係,應是127日的中常會上,讓李登輝也愕然的「插曲」。僅具列席身分的黨副秘書長宋楚瑜,在俞國華未就代理主席案提案前,先行起身一陣慷慨激昂後憤而離席,宋楚瑜的「起義」,之後為不少媒體形容為「臨門一腳」,認為若無宋楚瑜發言抗議,中常會可能繼續代理案,而宋楚瑜公然對抗「孔宋家族」的形象,立刻被輿論貼上改革派標籤,也瞬間成為國民黨內的明日之星,俞國華則被打為屈於士林官邸壓力的保守派。(65)

針對宋楚瑜在中常會出乎體制的發飆,他的朋友張繼高忍不住勸誡宋楚瑜「應該先搞清楚情況再說」。

與宋楚瑜同為國民黨副秘書長的馬英九,當時就對外澄清,「推舉李登輝總統為黨主席是不可能改變的決定」。

其實全體中常委早已連署同意李登輝代理主席案,已是黨內大勢所趨,並不因為「某人」做了什麼,或未做什麼而有所更改。

外界一直以此事件認為宋楚瑜有功於李登輝,否則黨主席沒有李登輝的分,顯然都被宋楚瑜的表演秀所誤導了!他把自己的快意建築在俞國華的痛苦上。漁夫人私下還因此以「小鬼」稱呼宋楚瑜,認為宋楚瑜經常使點子,心機太多。

俞國華夫人─董梅珍女士,比三百多萬的台灣人更了解宋楚瑜。在省長及總統選舉時,那些認為宋楚瑜有情有義,而把選票投給他的人,和董梅貞女士比起來,能不汗顏、慚愧?

不過,李登輝僅對對宋楚瑜在中常會多此一舉的發飆感到愕然,但做為黨政軍各方人脈幾無的領導者,不能拒絕屬下的靠攏,這是最基本的道理。因而在中常會後,李登輝也讓宋楚瑜維持了過去他經常在蔣經國身邊圍繞的地位。(65)

不過歷史作弄人的是,127日這齣「臨門一腳」的演出,揭開了之後,宋楚瑜在李登輝民主改革過程中無可否認的階段性的角色扮演,卻也因日後彼此的預期不同,走上決裂之途,並在兩千年的總統大選正面對決,至今依舊陌路。

1988年十三全大會,宋楚瑜、李煥出手全面主導:蔣經國生前安排的佈局開始內部傾軋,李煥聲勢竄起。

經過了中間人刻意傳話,俞國華以為李登輝政等著他辭閣揆,在明白「倒俞」勢力出自何方時,先一步對外公布請辭。為此,董梅貞說了「政治太可怕了」,至今仍迴繞國人耳際。

李煥雖如願在61日出掌行政院,並推薦宋楚瑜扶正為秘書長。兩人聯手出擊國然奪下檔、政權位。

不過,李煥的閣揆任期只有短短一年。

在一年的閣揆任內演變到與李登輝「相對無語」的局面。李登輝為何對李煥無法推心置腹?理換那種不當面說清楚,事後再用盡方法迫人接受他的意見的行事風格,李登輝實在很難習慣。

後來在李登輝決定李元促為1990年總統選舉搭檔時,李、郝密集商量,企圖在翌日臨中全會變更名單,意外被李登輝得知,後由蘇志誠聯絡中央黨部宋楚瑜,用透密給新聞界的方式,先予曝光而制止了這場被李登輝形容為醞釀中的「政變」。雖然「政變」破解有功,但宋楚瑜仍表態提出辭呈。宋楚瑜對蘇志誠探尋未來有何打算,宋表示不一定要在政壇發展,已決定到美國,機票都買了。可是當蘇志誠提議送可接任「海基會副董事長」一職時,宋又表明志不在此。這時,蘇志誠才察覺宋楚瑜並不是真的要退出政壇。

而且在李登輝考慮「李下郝上」的佈局時,可藉此「瓦解李煥與非主流的結盟,又可讓郝柏村接掌行政權後不得不辦理退役,交出軍權」。宋楚瑜對此構想則對李登輝表得不同的意見,他認為若把行政權交給郝柏村,未來鐵定無法駕馭。

1992年底立委選舉,李登輝認為應順應民意,中生代接棒的時機已到,希望郝柏村總辭,郝柏村則提出林洋港當閣揆,由邱創煥代替宋楚瑜為秘書長,旨在拉宋下台。但李登輝認為閣揆及黨秘書長皆是他的提名權,因而在郝的面前拍桌:「沒這回事」。

當時被點名的宋楚瑜,不僅不見容於非主流,集思會紛紛因高額提名而落選,新國民黨這線趙少康等人也主張宋楚瑜應為敗選負責,遭圍剿的宋楚瑜提出辭呈。

1993年李登輝約見宋楚瑜,探詢其轉任國防部長的意願,被婉拒。

此時李登輝已經決定由省主席連戰接替郝柏村出任行政院長,連戰則提出由宋楚瑜到中興新村的構想。在李登輝省籍平衡的考量下,省主席由本省籍擔任的慣例改由外省宋楚瑜出任,一向由外省籍擔任的閣揆則由本省籍(應是半山才對)連戰出任。

宋楚瑜對於省主席一職,一改原先退出壇的意向,

立即欣然接受。但也從此在中生代私下怨懟四起,從此種下種下宋楚瑜四面樹敵的隱憂。

1996年李登輝帶著百分之五十四高票當選的快意,對賣力助選的宋楚瑜嘉勉一番。當時宋對李提起,他很清楚在當前的政治環境下,作為一個外省人怎麼能選總統。而副總統是備位,沒什麼事可做,而他是個做事的人,因此他最大的心願是當行政院長。

由於李登輝未當面應允,李登輝感覺宋臉色一沉,連留他吃飯,宋楚瑜卻以「我還有事」為由,起身告退。

李宋心中裂痕有由此而生。到了李登輝有意延攬李遠哲出任閣揆時,宋楚瑜立刻不避諱的向李登輝表示了保留的態度。最後宋楚瑜才在連戰副總統兼行政院長不變的情況下沒有再反對。

透過一連串的佈局,李登輝為連戰接班做準備的鋪陳已經展開。連戰為何一定排在宋楚瑜前面?這是擁有豐富民意支持的宋楚瑜最感不服之處。

但熟知李登輝心思的人都相信、「連戰看來老實聽話」、絕對是關鍵因素。任何一個指導行的領導人都不會對宋楚瑜放心。

114日宋楚瑜終於藉凍省之議,以記者會向中央正式反擊。1228日國發會達成減省府層級的共識,宋楚瑜立刻於31日宣布辭職、辭呈送行政院。這就是有名的「請辭待命」一詞的由來。宋接受慰留重新上班。幾個月後連戰免兼閣揆、蕭萬長出掌行政院。宋則繼續百般阻撓精省、又不斷砲打中央,因而惹怒李登輝,表示他豈可受其挾持?

1998年宋楚瑜自省長卸任,李登輝親書八字箴言「諸法皆空、自由自在」相贈。但仍然無法阻止宋楚瑜走上參選總統之路。得票排名在連戰之前,就算沒有當選也具有嘲諷李連的味道。

至於競選過程中,連戰對宋省長任內地方補助款去向不明、及興票案的重砲轟擊,居然都無法讓宋楚瑜一槍斃命,而今在野聯盟公推得票排名第三的連戰為「盟主」,誰是岳不群,誰是仇恨天?台灣人民的眼睛正睜得大大地看著!(原文刊登於台灣新聞報「台灣廣場」作者黃耀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wansans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