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的報導提到,史泰福撤出中國並非個案,而是趨勢的開始,由於產品安全與品質問題是關鍵因素,尤其對高單價品牌廠商而言,牽涉到企業永續經營與道德責任,預期將有更多面臨品質問題的德國企業返國。

     德國分析師指出,史泰福回歸代表外資企業逃出中國的發端。德國國際商會秘書長表示,中國在外資企業中已漸漸失去吸引力。

     看德國想台灣,馬政府正準備修正赴中國投資的四十%上限,而不是趁此遠離中國,號召台商撤回母國,更能藉此創造台灣的就業機會。

     在中國開工廠,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是中國仿冒十分猖獗。光是歐盟去年在邊界所沒收的仿冒品中,有六成是中國製造的。

     有一位中國出色的電影導演曾說過,中國的盜版舉世第一,但是如果沒有這麼多的盜版電影光碟(錄影帶),以他的財力不可能看過那麼多部的電影,讓他得以吸收更多的電影表現手法,就不可能成為今日的名導演。

     因為貧窮而盜版,因為盜版而造就電影人才,這種笑話有在法治、人權、製作權淡薄的中國才可能受到鼓掌。

     中國的廉價勞工,只適合生產廉價產品,而且工作效率奇低。台灣一位女作業員可以管三台機器,在中國則是三個人管一台機器,聰明的台商應該明白到中國設廠並沒有佔什麼便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wansans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