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常見的是上游原料供應廠被大客戶杯葛,賣給「我」就不能再賣給「他」,敵對的商號只能選一家,讓供應商左右為難。
我是潮州鎮黨部第一任主委,黨部軟硬體設施幾乎全由我一人起草,但地方上有部分黨員同志卻自成一派,不願參與黨部的任何活動。
這群人為了反對而反對,黨部支持候選人甲,他們就一定要支持候選人乙,也不管乙根本就是國民黨陣營的,大選戰成立地方競選服務處,他們就一定要去搞個「北區服務處」或「南區服務處」來別苗頭,說好聽是想展現自己派系的實力,但是站在黨的立場這樣根本是在浪費人力、破壞團結。
蘋果日報初出刊之時,根本找不到送報生,因為既得利益者放話:若有送報生敢為蘋果派報,就立刻開除。結果蘋果最終只能在便利商店零售。幸好台灣的便利商店密度「三腳步一間」,不然蘋果日報可能也只能和「壹電視」一樣鞠躬下台,而台灣現在就少了一份六親不認的印刷媒體。
我不是「壹電視」的收視戶,不便評論它的內容與品質,它因為遭到同業的共同抵制,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影響力,最終都不能突破無法在有線台上架的困境。
職場、商場以及政壇的惡性競爭,甚至可能劣幣驅逐良幣,此風不可長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wansans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