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民進黨政府首任文人國防部長的蔡明憲,在即將出版的「天佑台灣」新書中透露,國軍早在2008年就已成功研發出「中程導彈」。

書中還提到這型由中科院自行研發,射程達中程距離的導彈,不論飛行速度、操控性、精準度及誤差率都有相當水準,他也曾到南部基地視察這型導彈試射。

台灣有二種中程飛彈並非「秘密」,自由時報以「前國防部長揭密」作為頭版頭,顯示總編下題如非故作聳動,就是孤陋寡聞。

蔡明憲所指的應是「雲峰中程地對地彈道飛彈」,射程達一千至一千二百公里。當初中科院在九棚基地發射探空一號及火箭二號,稍具軍事常識的人就明白台灣已成功研發初中程導彈。只因「國際飛彈技術擴散管制協定」,我雖非簽約國,但若過分招搖,仍可能被切斷關鍵技術來源。就像北韓以發射人造衛星作為掩護,祕密發展長程飛彈一樣。蔡明憲何來「揭密」?只能說是前國防部長「證實」而已。

除了中程導彈之外,「戟隼專案」的雄風2E型巡弋飛彈,由於當初研發射程為六百公里,並不在「國際飛彈技術擴散管制」之列,因此軍方就早早公布了雄2E。但是後來的精進型射程將達到八百至一千公里,則仍處於保密階段。目前已知準備量產245枚,部署於台中、南投山區與高雄柴山。保密的原因第一與馬英九親中不願「破壞」目前兩岸和諧氣氛有關。第二個原因則是美方可能因為中國的壓力要求對台施壓,限制射程不可再提高。

曾任國防部長的蔡明憲將量產中程導彈寫在回憶錄中,我認為不妥,畢竟民間傳聞的軍事消息,真真假假,軍方可以緘默也可以加以否認。但是以蔡明憲曾任國防部長的身分,有洩漏國防最高機密之嫌,實在不該如此「愛現」。

民進黨常詬病軍中匪諜太多,許多退將紛紛前往中國媾和。不要有嘴說國民黨,無嘴講自己。

註:雄一、雄二、雄三(超音速)攻艦飛彈的研發基礎,即是2E的衍生產品。

天弓一型、天弓二型防空飛彈,乃至天弓三型反飛彈系統的研發實力,自然能衍生出中程地對地導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wansans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