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日前下鄉,向媒體抱怨國內媒體報導:「重民生輕兩岸。」他趁機推銷他得意的政績「兩岸週末包機直航」。


     他最得意也是唯一算是有兌現的競選支票(其實民進黨執政時就已推動,他不過割稻仔尾罷了),卻沒有顧慮到中國民航機藉由包機直航,搶走台灣航空公司飛美航線的後果,週末包機台灣經濟體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很奇怪,台灣的媒體順著馬英九競選時的主軸:拚經濟,馬上好,持續地報導台灣民生經濟的變化狀況,有什麼不對嗎?


     有關兩岸的議題,由連戰、蕭萬長、吳伯雄、關中……等國民黨要員炒作得還不夠嗎?現在已有股票菜籃族因股市的暴跌投河自盡了,社會與論還不能把報導焦點放在民生、經濟問題上嗎?


       由於相信馬英九會帶給台灣經濟一片榮景,卻換來飽嘗高物價的痛苦,投資股市老本慘賠的問題,難道這不該是媒體關注的焦點嗎?


 


       馬英九政府之所以想轉移人民的觀點,只會凸顯在決策及執行能力上荒腔走板。我們沒見過新聞局召開記者會要先預演的。而漢光演習卻為了節省一億元而放棄預演。演習視同作戰,沒有預作演練,如果出了人命,誰來負責?


       不該預演的卻預演,開放投資中國上限的記者會居然要與記者事先套招,連記者會都玩假的。而重要的軍事演習卻為了節能減碳不玩真的,取消一次預演及一次預校,這是甚麼政府?


       今天媒體凸顯的是馬英九所開出與民生經濟相關的支票,在上任五十天的時候已全數跳票。因此讓馬政府驚慌失措,想要轉移焦點,讓台灣人繼續對馬上的中國開放政策仍抱著天真的憧憬。給馬英九有逃避兌現政見的喘息機會。


       兩岸的話題實在夠多了:國共論壇、和平協議、兩岸直航進而三通,暫停對美軍購以討好中國,感覺中國不會射飛彈了,中國觀光客每年將為台灣注入六百億元活水,開放中資來台炒房炒股,放行十二吋晶圓前往中國設廠,開放台商投資中國四十%上限……每一項老百姓都能倒背如流,資訊的來源不就是國內媒體的報導嗎?兩岸議題還炒不夠嗎?


   馬上之後,引導國人將所有雞蛋全放在中國一籃子裡,但人民卻快吃不起雞蛋了、快被狂瀉的股市、飆漲的物價壓垮了。馬英九把兩岸交流視為靈丹妙藥,台灣人都知道這是十足黑心的假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wansans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