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都愛玩橡皮筋,我自己的孫子也一樣,隨手拿個幾條把玩也就罷了,就當成本店附贈的「玩具」,但整盒A走未免也太超過了吧!

另外一個我絕對不贊成小孩把玩的是牙籤,但是我見到的家長,十有八九都不把我的提醒放在心上,「玩牙籤很危險…不小心會受傷…」她們或許是認為我小氣,會對自己的孩子說:拿一支就好!我眼睜睜看著那個孩子把牙籤含在嘴裡再坐上媽媽的機車,最擔心的還是安全問題。

這些家長都錯失了對孩子難得的一次機會教育。

我的三姊夫服務於教育界,是教育心理學的專家,曾任國中校長、高工校長等職務。他一向主張榮譽考試不要監考官,不體罰學生、不記過。

在擔任由他一手創校的國中校長時,發生過以下一段故事:

當他主持朝會結束回校長室時,一位導護老師及學生在校長室等著他。

該名學生趁著朝會時間潛入校長室,偷了校長西裝內的錢,被老師逮個正著。校長一聽,對老師說不必送訓導處,他要親自處理。

校長以對談的方式想了解學生偷竊的原因。

學生說:想買溜冰鞋,父母不給錢。

為了不讓學生因為想買溜冰鞋再動偷竊的歪腦筋,校長說:溜冰鞋一雙多少錢?校長給你錢去買。

學生收下錢,買了溜冰鞋之後還將找剩的錢拿來還給校長。校長發覺這小孩隨意取用別人的錢,並沒有任何羞恥感,決定深入了解這個個案,進行家庭訪查。

小孩的父母道出原委:從自己會走會跑開始,每每隨大人到友人家玩耍,他總會偷拿一項自己喜歡的東西回家。母親見到他拿了別人的東西,不但不責怪,反而誇他:真摮!在母親的「鼓勵」之下,只要出門必定不會空手而回,所偷的東西越來越高貴,最後終於引起父親的注意,將他痛打一頓。但皮肉痛過之後也沒有要求孩子將竊物歸還失主。因而養成他偷竊的習慣,代價是要被父親痛毆一頓,然後就可以「合法」擁有偷來的東西。

這是典型的台諺所言「細漢偷挽匏,大漢偷牽牛」!

許多家長都認為小東西不必在意,放任小孩隨意拿走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一但養成習慣,後遺症是層出不窮的!

我聽說在大學校園裡,自行車是「公共財」,想騎就騎走,你騎我的、我騎他的。

過去潮州近郊有個營區,離市區路程約三公里。偶有收假歸營的阿兵哥,為了節省計程車費,在鎮上隨機騎走鎮民的腳踏車回營,這是因為在營區內有不少「無主」自行車,才被揭發的現象。

養育、養育,除了生養還須教育,世間父母不可不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wansans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