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台鐵推出「觀光號」列車,在高雄站曾看過,但沒搭乘過。之後的「自強號」更無緣嚐鮮,因為出門都自己開車。
    至於行駛北花東的「太魯閣號」與最新的「普悠瑪號」當然只能在新聞媒體上才能一見了。
    以前上學必需往返於潮州至高雄,通學期間坐的都是「黑台仔」火車,相信六、七十歲以下的人應該都沒機會坐過。
    五十多年前台鐵車廂不足,將貨運車廂權充客車廂,加掛輸運上、下學(班)尖峰時段的列車中。反正學生只付半價,坐貨車廂也「差不多」,沒聽過有人抱怨或抗議。
    不過貨車廂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避震系統,鋼輪行駛過軌道縫隙會發出巨大的喀喀聲響,車廂也隨之起舞跳動。因為貨車廂是整台黑,大家才會叫它「黑台仔」。
    「黑台仔」另一個特點是沒有窗戶,行進中車廂門也不會關閉,既不舒服又不安全。當然也沒有廁所,只有二排非字型的木板硬座,完全是把人當作貨物在運送。
    我有一次慘痛的經驗是在清泉崗裝甲兵基地服役時,部隊連車帶人被以平台無蓋的車皮運往湖口。官兵們就睡在戰車底下,行駛中強勁的冷風幾乎把人凍僵,這樣還不打緊,火車頭噴發出的煤灰誰也躲不過,到了新竹各個都成了「黑面將軍」。哪像現在部隊的裝備運輸,搭火車有車皮,人員有舒適的客車廂可遮風避雨。
    在湖口經過二個月的基地訓練,回程走尖豐公路,邊走邊停處理演習的接戰狀況。晚上就睡廟口,有點像遊山玩水似地走了三天才回到清泉崗。反而把去程坐車皮的一肚子氣給完全消除掉了。
    現代人愛瘋「復刻」,空蕩的車皮加上日夜的煤灰,短程體驗還好,要真得坐上一天一夜,保證你叫毋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wansans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