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首長在颱風未登陸之前,思考放假與否難免天人交戰,這一次康芮劃過東台灣邊緣,宜花東都早宣布放假,結果卻小風小雨,讓縣民賺了一天颱風假期。但是反之各大中小企業則是損失慘重,不但生產線停擺還必須照樣給薪,若非上班不可則視同加班,老闆等於要付兩倍的薪水。
    之前的天秤颱風因為賴清德市長獨排眾議,堅持不用放假,結果天秤威力果然不怎麼樣,賴清德也因此被封為「賴神」。但同樣的這一次賴市長也引用中央氣象局的氣象資料來判斷,卻沒料到馬失前蹄,康芮的颱風尾加上引進的西南氣流,產生了「加乘的雨量」一加一等於三的效果。
    其實因為早放或遲放的問題受到市民指責,賴市長針對這一點誠摯道歉也就可以了,不必再三出面解釋是因為氣象資料並未達放假標準才做不放假的決策,這樣反而凸顯「決策死板」不能轉彎。古有明訓:天有不測風雲!再說一直以來的颱風假,放或不放一定都有人會拚命找碴來批評的。
    防洪治水本由中央與地方分工合作執行,但大家不要忘了預算經費是掌握在中央手中,雲林縣長蘇治芬才剛到行政院跪求治水經費,隔天就淹大水,由此可見民進黨縣市長並非不知未雨綢繆之道,只是沒有錢就萬萬不能矣!沒有人希望自己家裡淹大水,找出問題讓以後不會淹大水才是當務之急,而非一味追究放颱風假的時間點。此次憤怒的水患受災戶應該把一半的砲火隊準中央要治水經費,用強大的民意促使中央早日撥款讓地方進行防洪工程,這樣才是長遠之計。
    在電子媒體不發達的年代,哪有什麼現場直播的氣象報告,要上班、要上學出門前自己看天氣判斷,記得三十多年前橫掃南台灣的賽洛瑪颱風,小港沿線高壓電塔如骨牌般倒成一排,整個南部地區幾乎都是停電狀態,低窪地區積水不退,我當然就不會讓在上小學的女兒們到學校去上課,這是家長就可以自行判斷的事情。而大人除非道路阻斷無法上班,否則也都是抱著敬業精神風雨無阻去工作崗位報到,那個年代哪有什麼颱風假?台灣能有今天,沒有颱風假年代勤奮刻苦的人們貢獻真不少。其實只要沒有危及生命安全的顧慮,颱風假早一點或晚一點放,沒有這麼嚴重吧?治水有方才是重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wansans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