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生產力,可從耗鋼量評估。

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可從煉製鋼材的品質看出端倪。

毛澤東為了讓中國超英趕美大躍進,發動全國土法煉鋼的古法煉鋼術,鋼品產量大增,但品質卻不堪聞問。

一個政黨的興衰就看它的政策與人才,國民黨眼看大江東去,就搞個復古風,想利用不分區立委為誘餌,任期二年即須下鄉為黨完成收復地方政權的不可能任務。

為何稱這叫「復古」?其實是有典故的。

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民代表大會,名義上是用選票產生,由於選區幅員遼闊,一個縣就可能比台灣領土大,但卻只設一個投票所,加上當時的交通不便捷,沒有高鐵也沒有高速公路,投票率必然低到不像話,不過不需要替國民黨擔心,沒有選民來投票正中它的下懷,就由黨工代為執行(投票)屬意的候選人,未來在國民大會選總統時就更容易掌控。

航空及路運不發達的時代,縣城的票匭要送到省城開票,路途就得花上好幾天。

負責押票匭的人中途夜宿旅店,還是不放心,打開票匭翻找出「異議人士」所投的選票,把它丟掉,到了省城好安心交差。

就這樣縱然選票已經過層層「篩檢」,選舉結果還是不算數,最終的當選名單為高層指定,高票落選的不服氣,引發群情激憤,鬧得不可開交。

最後只好採取國民黨現在提名不分區立委的2+2模式。國代任期六年即3+3,已宣布當選者做3年,後3年由落選者遞補。

沒料到二年之後國民黨就跑路來台,幹了前三年的國代死不認帳、堅不退位,直到凋零落選組才能遞補。因為這樣萬年國代在台灣直到八○年代還在玩「遞補」的遊戲,不少原本在擺攤的、當工友的老杯杯或老媽媽,隔一天忽然間就成了國大,這也是台灣政治史上國民黨製造的荒誕曠古奇聞。

arrow
arrow

    taiwansans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