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艷陽高照的天氣,遮棚內還可裝上像六○年代台鐵列車上三百六十度的旋轉風扇呢!

     因為長期戒嚴,國民政府禁止人民集會結社,由於供需的關係,所以政府的公共建設幾乎不蓋大型集會場所,台灣人窮則變、變則通,馬路辦桌文化於是被創造出來,婚喪喜慶只要向派出所知會一聲,封路搭棚就地解決,俗擱大碗,省去餐廳的場地費用,連殯儀館也省了。

     電子花車、舞台車更是台灣創造力的見證。三噸半從外觀看來與一般無異的貨車,一旦就定位,啟動油壓器,如蝴蝶展翅,瞬間就變身成有頂棚,有布景燈光效果的寬大舞台。當初改良舞台車的工廠應向全世界提出專利申請。

     舞台車的音響出力足以撼動方圓一公里住家的玻璃窗,這些「無辜」的住民想聚會談天、睡個午覺,都是奢望,有些人乾脆走出門外,瞄一下鋼管秀。

     巨大聲響音效最大的功能就是能壓制宴客場上賓客大聲講話的噪音,強迫客人要把注意力轉向舞台,聽聽政客們的祝賀詞,還有忍受一些五音不全愛現者的「狗聲乞丐喉」。

     台灣人幾乎已完全「適應」在馬路上辦桌吃「妻操」或是舉行告別式的生活方式。在路旁臨時搭棚,不論喜事、喪事,人們似乎都沒有一點兒尊嚴。

     尊嚴一斤多少錢?台灣人不會先秤過再開價。國民黨把死人、活人都趕到馬路上,達到消滅人性基本尊嚴的目的,一旦台灣人不知尊嚴為何物,他們要進行騙票統治、買票選舉就容易多了。

     如果九流政府還有一點兒良知,擴大內需的一千四百四十億元,應建設每一鄉鎮至少有一大型公民集會場所(非一般的村里活動中心),改變一下台灣人的生活方式與氣質,然後從此禁絕封路辦桌的文化,也算是為施政「二二六六」的「馬長劉」做一項功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wansans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