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國防戰略是自殺炸彈客的第三道免疫系統,像癌細胞擴散之後與敵共亡的戰略,所以是「癌國防」:可以打敗癌細胞,同時也殺死維持各器官正常機能的細胞。

為什麼不能「決戰境外」?在解放軍飛彈攻擊的同時,我們也能有飛彈攻擊他們的軍事基地?為什麼我們不能在解放軍於港口、機場集結(陸戰隊)登船(傘兵)登機當時予以痛擊?為什麼不能在解放軍中渡台灣海峽時加以攔截?為何要等到解放軍登陸台灣海岸才能消滅敵軍?台灣已經淪為地面戰的戰場之後再「逆轉勝」,恐怕人民的生命財產早已毀於槍林彈雨的戰火之中,這種勝利也能稱之為勝利嗎?

我並不反對守勢國防,日本就是典型守勢國防的國家,但是卻擁有十六艘自治性能優越的「攻勢武器」─潛艇。

日本的火箭科技不在中國之下,發展中長程飛彈遊刃有餘。背後又有美國做靠山,自製的神盾艦裝備美製標準三型的反飛彈系統,戰略上進可攻、退可守,守住日本海,阻敵於海岸之外。

國民黨一再削弱中科院研發高科技武器的能量,中程導彈的量產可能夭折,巡弋飛彈因為射程可遠達上海所以預算也被刁難,它們的原罪是「攻勢武器」。

國軍目前這種投降式的國防思維,不就正是「癌の國防」?海空軍都覆滅之後,如同癌細胞已擴散全身,才啟動第三道防禦系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wansans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