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支槍都是對飢餓者的偷竊」、「為了不挑戰『國家安全』的禁忌,只好狠心坐視軍費排擠社會資源,坐視弱勢者舉家自盡的悲劇……」。這些論點是出自於經濟學者高希均教授之筆。


「編列GDP3%的國防預算是天價,是一種不用心的政治宣傳,沒有專業國防思維支撐」、「應該拿部分軍購的錢來防洪治水」。以上論點則出自於一位律師陳長文之筆。


我們暫且以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論之,建置國防並非全然為了抵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侵略。只要是一個國家,就必須具備攘外的武力。當我們感嘆國籍的台塑油輪向中國求助護航時,才想到我國海軍唯一補給艦正在大修,急著大喊「補給艦為什麼只有一艘?」,想要趕快編預算委由中船新建一艘補給艦,但已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就只因為唯一的補給艦正在大修,我們徒有那麼多二代艦,卻哪裡也不能去,只能在近海巡弋!


支出國防經費可視為付國家安全的保險費,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更因為有養兵千日的付出,可能就會避開用在一時的機會。除非「中華民國」準備解體,就可以不要國防。


再就大部分台灣人不願接受中國的專制統治而論,國防支出就如同一個家庭以97%的費用買一幢房子,獲得安身立命的棲身之所,剩餘3%的費用則用在防盜措施,國防支出佔GDP3%並不過當。我們甚至要另外繳稅維持一支能保護我們日常生活人身安全的警察組織。


每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行政系統當中必定有「國防部」這個單位,有了國防部當然要支出人員的薪水、作業費及購買、更新軍火。這筆國防支出與社福支出可以並行不悖,只要政府以實際需要來分配預算。真正排擠社會福利的軍公教「十八趴」為何不提呢?


如果認為「中華民國」與「多數台灣人民不希望被中國統一」的意願很重要,那麼我們就可以在編列預算時偏重國防。超強的美國軍費支出世界第一,他們也有防洪治水的問題,有人民飢餓的問題,更有受金融海嘯所累急需紓困的企業,但是沒有美國人會說:建造一艘尼米茲級航艦所花的六十億美元,可以提供全國學童免費吃幾年的營養午餐。


反對台灣強化國防的人,仔細加以觀察,不是大中國主義,就是統派。他們的「統一」思維當然不願看到台灣主權的象徵─國防被強化。說穿了並不是真正在關心社福與防洪治水,真正的用意是要台灣放下武器。


為什麼中國的軍事預算可以不斷增加,然而全中國卻仍有二億人口處於赤貧階級?高希均與陳長文為何沒說半句話,或拿來與台灣的國防預算做比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iwansansui 的頭像
    taiwansansui

    政治、經濟、軍事、社會觀察與家族筆記的時光寶盒

    taiwansans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