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三日上映,片長一六六分鐘,大衛芬奇導演,主要演員有:布萊德彼特、凱特布蘭琪…等。屬於保護級的《班傑明的奇幻旅程》已經入圍十三項的奧斯卡獎,但卻被某位台灣的影評人批評得一文不值,說「整個故事淡到不行」。


影評人的理由是「影片裡面沒有任何神奇魔法,帶你展開奇幻旅程」。對本質原是虛構的「小說」有此要求,很奇怪。


如果用「禪」的角度去觀賞這部片子,應該會拍案叫絕。它的故事鋪陳,充滿啟發性,如果再拿不久前圓寂的聖嚴法師「本來沒有我」做為觀賞本片的主軸,誰說一定要有魔法、幻術才能有奇幻旅程?


無論由老變幼、由幼變老,最終都是死亡,至少故事並無違背自然的定律,若加上幻術反覺畫蛇添足。


班傑明一出世就是個八十歲的老人,被原生家庭遺棄,被老人院收養,然後「長大」。


在他最老的「小時候」,遇見一個小女孩名黛絲,彼此留下相伴的美好回憶。當他「不那麼老」的時候,離開養老院去過「正常」生活,黛絲並與他有約:「不管去到哪裡,都要寄張明信片給我,到每一個地方都要寄。」


班傑明的生命軀體是逆向成長的,一年比一年更年輕,他參與了二次世界大戰,仍堅守著與黛絲的諾言,不管身在何處都寄明信片給她。


黛絲長大了,成為舞蹈界的明日之星。


班傑明與黛絲相遇,一開始只是人類最原始的關愛,沒有異性間的情緣,在兩人成長至年齡相仿之時,彼此終於相戀了。


在兩人相愛之後,黛絲年華漸老,班傑明卻越顯年輕,時間的腳步並沒有因為幻術而停頓下來。黛絲生下班傑明的女兒,班傑明卻覺苦惱,因為不久之後,他會變得比女兒更幼小,因注定無法照顧女兒成長而感到內疚。甚至可能必須接受女兒的照顧。


他選擇忍痛割捨這段關係,一個人飄然而去。


直到黛絲成為老太婆時再度遇見班傑明,此時的班傑明已是不復記憶的年幼孩子。黛絲承擔起照顧他的責任,牽著他的小手蹣跚學步,不久之後班傑明變成襁褓中的嬰兒,最後回歸生命的起源,也就是本來沒有我的「死亡」。


一個人一生中能與愛人相處的時間,縱然有鑽石婚也頗為短暫,何況在一生中還不一定都能遇見真愛。


二月十四日是情人節,活在當下,就要知道珍惜。班傑明雖然奇特地倒著「長大」,但和正常的生命時間仍有一段相遇相知的交集,不論是老死還是回歸到「本來沒有我」,至少他也有八十年的人生,一開始在老人院中生活,也和正常人一樣經歷過驚險的戰爭,最後在所愛的人的懷抱中逝去。


電影故事首重創意,主要並非運用科學的邏輯寫故事,只要故事的弦外之音可以感動人,就是部好電影。影評人或觀眾如果不跳出生命無常的框架,老是要追根究柢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那就不是在看電影了,而是在看一篇理工博士的論文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wansans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